[简单应用]简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先想想答案是什么?再单击这里查看答案

标准答案: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空间范围法人一般应该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并不一定是法人

1、明确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工作的重要前提。

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3、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

以会计主体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对会计核算范围空间上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利于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所拥有的财产及承担的债务,计算其经营收益或可能遭受的损失,从而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既然不会破产和清算,企业拥有的各项资产就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耗用出售转换,承担的债务也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清偿经营成果就会不断形成,这样核算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一种时间上的界定。持续经营对于会计核算十分重要,它为财产计价、正确地确定收益,即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条件,才能够以历史成本作为企业资产的计价基础,才能够认为资产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固定资产的价值才能够按照使用年限的长短以折旧的方式分期转为费用。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企业的经营活动从时间上来看是持续不断的,但会计为了确定损益和编制财务报表,定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必须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期间。会计期间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分为年、季、月。将划分会计期间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由持续经营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决定的。

四、货币计量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货币则是会计计量的统一尺度。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货币计量实际上是以货币为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估价,而货币估价的习惯做法是以历史成本计价。即货币计量前提实际上还包含另一个重要前提,即币值稳定。在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条件下,对财产物资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价是目前通行的一种选择。我国的会计核算还规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1
  • 2
  • 3


默写:同学,加油!努力做到能默写出红色拿分关键词,时刻提醒自己“有重点方能脱颖而出!”